回国任教 | 方铭: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
从小地方到大地方
是很多人曾经的渴望
更是很多人真实的经历
痛苦的思索与蜕变
刻画着生长的力量
讲述着取舍之间的努力
燕园六年充满了温情的回忆
似水年华记录着少年的追寻
他真诚的分享或许会帮到更多人
2023年,光华管理学院2011级金融学专业(金融经济学方向)本科生、2015级应用经济学硕士生方铭,获得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加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担任助理教授。
他与光华的故事是如何开始的?六年燕园岁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海外读博有怎样不同的感悟?对于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和畅想……本期访谈,方铭校友将与我们详细讲述。
+ + + + + + + + + + +
个人简介
方铭,光华管理学院2011级金融学专业(金融经济方向)本科生,2015级应用经济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前往马里兰大学经济系读博,加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任助理教授。目前主要研究兴趣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尤其是婚姻与家庭经济学、组织内部的人事经济学等话题。
+ + + + +
1
光华岁月
1、 高考时,是什么原因决定报考光华?
作为一个比较懵懂的高中生,我其实对于不同的专业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唯一明确的想法是非常喜欢和憧憬北大。给定有可以来北大的机会,我认为光华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首先,从最幼稚的角度出发,选择光华没有“浪费”高考的分数;第二,我当时还没有想好将来想从事学术研究还是进入业界,但是根据我了解的信息,在光华,这两方面都会有很好的机会。在光华的学习生活也确实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指引我走上了经济学学术研究的道路。
2、 在光华读书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
我自己的经历可能没有很强的代表性。我的本科生活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前一两年,由于自己来自于小地方,刚刚来到光华这样一个身边很多同学都非常优秀、散发着光彩、而且变化和进步节奏很快的地方,我有时也会感到压力。出于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以及对失败的担心,有时候害怕与新的人接触,我也放弃甚至拒绝了很多值得尝试的有意义的机会,尤其是在光华这样一个本来给学生提供了众多机会的地方。对此我曾经非常后悔,但现在也觉得这可能是自身成长不可避免的过程,也算是和曾经的自己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
在本科的第二个阶段,随着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体验了社团、选修课等大学生活更丰富的侧面,我也逐渐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大三上了更多的专业课,并且去美国交换了一个学期,大四则在保研之后度过了相对轻松的一年。虽然现在想起来,当时应该在学业上更加努力,但这些回忆本身依然是美好的。我讲的这些东西可能过于私人化,我很犹豫要不要说这些。决定讲出来,一方面是借这个机会,在学生时代彻底结束时再给自己做一个“复盘”。更重要的是,假如有哪怕只是一两个处于类似经历中的小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告诉你们,这些看似可怕的情绪和困扰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可战胜。不妨尝试着勇敢地迈出半步,不要太在意自己想象中的别人对你的评价。在小处,多关注身边的生活、身边的朋友;在大处,也可以多看看书,想想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不能乐观地保证这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但至少这可以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更豁达一点点。
在光华的硕士阶段则更加简单和纯粹。在决定要继续出国读博之后,主要的任务就是上好专业课、做助研、考语言考试等准备工作。幸运的是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做这些事情,在疲惫的时候可以相互支持鼓励,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记忆。
3、 北大岁月,你最大的感悟或者收获是什么?
我最大的感悟是做一件事最困难的往往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在做事之前的恐惧和畏难情绪。无论是学一个看起来很难的新东西,还是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最困难的是害怕自己失败之后会被想象中的“自己”或者“他者”审判。如果能忘掉这些情绪,专注于做事本身的话,就算失败,往往也能有所收获,留下好玩的记忆。当然,克服这些情绪并没有随口一说这么简单,我现在也不能保证自己总能做到。什么时候选择走出舒适区,什么时候留在舒适区里,这是我依然在思考和求解的优化问题。
4、 回首光华六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很多很多。有我的室友和其他在光华认识的好朋友们,很多次的寝室卧谈夜聊,南门的驴肉火烧,博实超市的绿豆沙冰,结伴从28楼去大澡堂洗澡;毕业时,在西门烧烤摊喝到醉倒,在未名湖石舫上聊到天亮,军训的烈日,期末前光华老楼教室里一起临时抱佛脚;大一参加光华青协的支教活动去了凯里的一所高中,和同学们交流之后,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帮到他们些许,之后在朋友圈里开心地看到了其中一些同学精彩丰富的人生;学习数双的《抽象代数》时,每周二花一整个下午在图书馆搞懂周末课上云里雾里的概念和题目;研二准备申请博士项目时,和室友在深夜在冷冽的空气中从工位走回宿舍;燕南、农园、畅春新园各具风味的麻辣香锅,康博思的鸡腿饭,以及在这些地方一起吃饭的那些人们……这些纷乱的记忆我想我可以一直写下去。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结尾的那句话,“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起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大一宿舍合照
研究生舍友毕业合照
5、你认为光华对本科生的培养举措哪些让你最为受益?
光华为本科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环境和很多不同的机会,不论是职业教育、职业发展,还是学术研究,都有很丰富的资源。这是我自觉最为受益的地方。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的话,大三出国交流一个学期的机会很大地拓展了我的眼界,让我体会了异国的人文和风景,也体验了不同的教育体系。
2
博士生涯
1、 是何原因决定申请美国的博士项目(UMD)?那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申请的过程是怎样的?
我选择读博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觉得学术研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希望能够在美国的经济学博士项目接受严格的训练,为之后回国任教做好准备。第二个原因,也是比较个人化的,是我希望能够尝试着走得更远,既是地理意义上的远,也是知识意义上的远。作为一个陕西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一直很喜欢《平凡的世界》,尤其是小说里孙少平这个角色。我对他决定离开山村,进城务工这一段情节印象很深。虽然这个想法很模糊,但是我自以为我想去美国读博和他想去远处的城市务工的心态是有一点类似之处的。至于未来的规划,我当时的计划就是博士毕业之后回国找高校的教职工作,现在也有幸完成了这一目标。
申请的过程其实大同小异,主要的步骤包括找熟识的老师帮忙写推荐信,准备托福和GRE考试,准备个人陈述等文书,以及填写繁琐的申请系统。申请的主要功夫还是在申请程序之前,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在北美或者和北美学术圈有紧密联系的老师写推荐信,从而以可信赖的方式为你的学术潜力背书。我最后选择马里兰大学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有比较多和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契合的老师,并且我了解到的信息是这些老师普遍很关心学生,愿意在培养学生上花很多时间精力。我之后找到的导师也确实是如此。
2、 在美国的几年博士生涯带给你什么?与国内读书有怎样不同的感悟?
博士生涯带给我最主要的是严格的学术训练以及独立地从事研究项目的经验。我的导师们虽然很认真负责,会不断地帮我“拷打”我的论文,但是在每一个节点,她们也都很尊重我的意见,希望我自己想清楚之后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样的经历压力固然很大,不过收获也很多。
3、 海外留学生涯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或瞬间?
印象最深的一个瞬间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还在尝试和寻找自己求职论文的题目。我的两位导师会定期和我线上开会,讨论我的进展并且给出建议。在第四年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决定好自己想要做的题目,并且在一边纠结一边想新的题目。在一次开会时,我的导师终于非常严肃地对我说:“我真的非常担心你。我不是要批评你,我们都是在一直为你考虑,但是你确实需要思考你的进度问题,你需要确定一个可以做的题目,而不是到了现在还什么都没有。”我的导师们一直都是态度很和蔼的人,对她们而言,这已经是非常重的话了。这次之后,我也情绪低落了好几天。但是我也意识到,他们确实是站在我的角度考虑。
在那之后,我也比较快地确定了先以一个之前不是很满意的题目为主来推进自己的研究进度,这个题目之后也成为了我的求职论文,并且激起了我对于其他相关问题(婚姻与家庭经济学)的浓厚兴趣。在这之后,我的导师们又恢复到了日常努力寻找机会夸我的状态,有时新画一幅图或者找到一个辅助数据,都会被她们专门摘出来夸一句进展。没有她们的严格要求和不断的鼓励,我很难撑过艰难而漫长的疫情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
毕业答辩结束后与导师们合影
3
职业规划
1、 面临诸多选择,为什么选择了从教?
大学教职是我非常想从事的一个职业,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于做研究本身的兴趣。发现问题,厘清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理解,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第二点是我希望选择一个可以强迫自己持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职业,在教职岗位上,不论是为了科研还是教学,持续学习都是非常必要的,也因此很符合我的需求。最后是我对教学也很感兴趣。之前担任助教和博士期间教课的经历都让我体验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成就感。而且教学相长,通过教学也可以反过来加深我自己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在光华担任高级微观经济学助教时
通过微信为学生答疑
在马里兰大学担任博士生微观计量经济学助教时收到的匿名评价
2、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在校期间要做哪些准备?或者说要培养自己哪些素质和能力?
对于还没有开始博士阶段学习的同学而言,我想有几方面的事情可以做。
首先是加强科研相关的“硬实力”,包括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要的数学课程、初步了解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关的文献等。有余力的话,最好也学习至少一门主流编程语言。还有就是要学好英语。
“软实力”方面,通过做展示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力也非常重要。这个其实在光华有很好的机会,作为商学院,光华的很多课程上都有做展示的要求,老师们也很强调这一点。可以抓住这些机会多多练习。
最后我个人建议也可以多读一些闲书,历史、政治、社会学甚至文学的书籍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思想的养料,甚至直接启发研究的思路。
2、 哪些原因决定回国(广州暨南大学)任教?
我最终选择暨南大学有两方面的原因。首要的是学术方面,暨南大学的经管学科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很强的师资力量和很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在我感兴趣的应用微观经济学方面,暨南大学有着众多优秀的不同方向、不同资历的老师,对于年轻学者的成长,这是非常有益处的。在我开始求职时,暨大就是我最想去的国内目标高校之一。第二点在生活方面,广州是我非常喜欢的城市。我之前去过两次广州。在我看来,广州在现代化、传统文化和市井生活三个维度做到了非常好的平衡。因此我非常期待将来在广州的生活。
3、 求职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对应聘者的考察中,单位比较看重哪些方面?
广义的求职过程其实从准备写作求职论文(job market paper)就开始了。经济学教职招聘的传统是主要看重求职论文的质量以及对求职论文的展示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当然目前的情况是,随着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加,如果求职时有一篇或者更多已经发表或者在审稿过程中的文章,将会非常有帮助。由于经济学的论文发表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有志于教职的同学最好可以在刚开始读博甚至读博之前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此外,如果你本人对某些学校或者地理位置有着明确的偏好,这也是潜在的雇主所乐意看到的。最好可以尽早向你心仪的雇主传递这一信息,甚至可以请你的导师或者所在系负责博士生求职的老师帮助你传达。
4、 即将成为一名教师,你对日后的生活与工作有怎样的规划?
首要的规划当然还是继续做好手头上的研究并且新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此外,我也计划尽早开始思考和准备自己将来要教的课程。对于第一次完全独立设计和教授课程,我感到既期待又紧张。作为新老师固然难免要经历一个学习曲线,但是从学生的角度,上一门课的机会只有一次,我自己当学生时也不喜欢上课敷衍又无趣的老师。所以我希望还是尽可能给我未来的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吧。
5、 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些话对你的学术之路有重要影响?
很多人都对我有着重要的帮助和影响。我的博士导师们,Judy Hellerstein和Katharine Abraham两位教授,对我的影响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在一次次地讨论我的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习到了她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对于学术研究的认真严谨的态度。比如Judy虽然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但是她对研究问题时的洞察力可以用敏锐甚至“残酷”形容。在毕业前我们级的同学聚会时,很多人提到说当你在系里讲自己的文章时,如果Judy问了你一个关于你研究中的概念或者数据相关的问题,虽然她的态度很和蔼,语气也非常礼貌,但你时常会慌乱地意识到,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或者应对她的问题或者顾虑,那你的研究很可能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我在不久之前给别的文章写审稿报告时,时常感觉仿佛是被我的导师们“附体”,不由自主地去认真思考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虽然我的水平与她们相比还差了非常远,但是在那一刻我才深刻地认识到她们对我的影响有多深刻,帮助有多大。
光华的陈玉宇老师则对我最终下定决心走上学术之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里有两个我从来没有讲出来过的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在大一时,陈老师教我们《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一部分,课程使用萨缪尔森经典的《经济学》作为教材。我依照自己读书的习惯,在很多自己觉得需要加强理解或者有所联想的地方做了笔记和备注。有一次课间,陈老师在课堂里散步的同时翻看大家桌上的课本,看到我的课本的时候,大概是看到了我的笔记,陈老师把书拿起来翻了一下,问我说“这都是你自己写的吗?”我回答说“是的”之后,陈老师把书放在桌上轻轻点了一下头。我心里其实很开心,冒昧地认为陈老师当时对我读书的态度是赞许的。
第二个故事则是在研一的时候。我当时参加了陈老师组织的一个硕博生reading group,主要的形式是由大家轮流汇报经典文献并一起讨论学习。我第一次汇报时选了Alesina等人的 Ethnic Inequality 这篇文章,因为心里没底,所以专门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准备,在讲述文章本身内容之外也加了一些自己的评判和思考。最后在汇报完成后,意外收到了陈老师很高的评价。我还记得陈老师大致说的是“你们应该给他鼓掌,讲得很好,就应该这么讲(汇报文章)”,并且还跟我开玩笑道,“你小子挺有学者气质,讲得就好像这篇文章是你写的一样”。我当时虽然很开心,但是刚刚经历过当众汇报文章这样的“大场面”,还是非常紧张,脑子一抽回答说:“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其实我心里想说的是,我希望自己在将来可以写出一样好的文章。这件事对我最终决心申请博士项目、走上学术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每当犹豫和自我怀疑时,想起这件事,我总会告诉自己,也许我依然可以再去试一试。
和两位主导师的合影
6、 对于未来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师弟师妹,有哪些建议?
我的建议是“不要从事学术研究”,哈哈哈。这既是玩笑,也是一句真心话。我和一些做学术的朋友们聊天时,经常提到的玩笑就是劝退一个(想读博的学生)就是一桩功德。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做学术。只是在读博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低估了读博和做学术的困难程度。一方面,做研究和发论文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并充满了种种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过程。另一方面,至少从目前可以观测到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优秀的)博士生供给的持续增多以及教职岗位的相对固定,经济学(以及商科)博士的求职市场似乎在变得越来越“卷”。因此,在做出走上学术道路的决定之前,最好认真地搜集相关信息,了解一下学术圈的形势以及思考个人的特质是否适合做学术、自己为什么想要做学术。
个人特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但我想随意多说两句。我的建议是决定读博时有三“不要”。首先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不要读博。这主要是因为与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即就业相比,读博会付出多很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最终在工资方面的收益大概率是不如提早就业,对于光华的学生而言,恐怕更是这样。如果家庭实际上需要你尽早在物质上“反哺”的话,读博可能是一个更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更普遍的问题在于物质条件的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当你三十来岁还在死磕论文的时候,你当年的同学朋友可能已经工作多年,升职加薪、家庭美满。对学术的热爱是否能战胜这种(其实没有必要,但肯定会存在的)心理落差,对于家庭条件没那么好的同学而言,也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第二是“社恐”不要读博。部分学生可能会陷入的一个误区是认为做研究只要学术功底好就可以了,而进入业界则需要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不善于或者不愿意社交的同学容易将象牙塔想象成一个可以减少与人交际的避风港。但事实上,在现代的学术社区中,人际交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其重要性并不比单纯的科研能力更低。从研究项目开始之前寻找合作者、整合资源,到研究项目进行当中的分工合作,再到项目初步完成之后通过学术会议、访问等途径推销自己的研究,都对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学术研究这个职业中规避人际交往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都是幻想。
第三,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要”读博。这是故作惊人之语的绝对说辞。其实我想说的是,虽然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做好研究的必要条件,但是考试成绩和做研究之间的正相关性比我们大部分人想象的要弱。一方面,做科研所需要的开创性思维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韧性,和在重复性很强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需要的能力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同时,在持续取得优异考试成绩的同时所养成的一些心态可能反而对于学术研究是有负面作用的。这包括对于正面反馈耐心的差异:在考试中短期的学习努力可以快速收到正向反馈,而(经济学)科研中完成一个研究项目到发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也包括好成绩带来的对排名的过度在意、很强的自尊心和追求完美的心态导致在面对科研中的挫折时情绪更容易受到打击。所以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觉得自己成绩好就适合或者应该读博,而是要更多地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做研究。
但我也想说,这三个“不要”都不是绝对的,而且基于自己内心的自由选择要比所有外界条件的束缚更重要。我自己在这三点上或多或少都算是反面案例,我的思考也都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但是我依然选择了学术道路,并且至少在目前我并不后悔这一决定。家庭条件所带来的压力,只要自己调整好心态,并没有那么可怕,北大和其他国内高校现在都有着完备的奖助学金体系,读博时大部分学校也都会提供全额奖学金,而且学术界的金钱收益也还算可以,如果考虑到你是在拿着别人的钱做自己想做的研究的话。此外,来自于欠发达地区、相对没有那么好的家庭条件的经历,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而言,也可以带来更丰富的视角,其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社交技能也是一个可以逐渐习得的能力。虽然我自己现在依然非常“社恐”,但是在学术会议等场合鼓足勇气打破心扉之后,依然认识了很多充满善意的前辈和同辈,从他们身上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友谊。有一位开会的时候认识的前辈老师更是以自身的经验鼓励了我:这位前辈从一个不善言辞、英语也不算好的中国留学生,通过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多和seminar speaker等陌生同行交流接触,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到现在可以在不同场合毫无压力地谈笑风生。虽然我作为年轻学者,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以及保持真诚待人的心态,在将来还是可以做得更好。至于学习成绩带来的心态上的压力,其实本质上取决于自身对于评价体系的认知在意程度。但我想如果我们多思考自己真正在乎的目标,并且同时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外界的评价体系,而做好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
学术研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职业,如果你有志于此,肯定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我很期待有更多优秀的学弟学妹加入这个行当,更期待能够从你们将来的研究当中学到很多东西。但在做出相应的决定时,我的建议是要多方搜集信息,不仅要多多学习成功的学术明星们的经验,也可以了解一下潜在的困难甚至是失败的故事,以及可能的退出路径(比如经济学博士在业界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工作机会),这些对于做出理性的决策都是有帮助的。我絮叨了这么多的建议其实也可以用两句话来简单概括。第一句是“善用兵者,未虑胜,先虑败”。第二句:“要多想”。
4
生活与未来
1、 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很好地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用于做研究本身。第二个部分是读书和学习新的东西。第三个部分则是更深入和广泛地体验生活。在这部分想做的事情就比较多了,包括寻找美食(这一点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探访祖国各地的河山,并且深入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况,以及锻炼身体,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等等。
2、 关于未来生活,有哪些期望和畅想?
目前最主要的期望是入职之后可以尽快适应广州的生活以及适应从学生到老师和独立研究者这一身份的转变。畅想的话,我期待能够在广州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逛逛二手书店和公园,如果能在街头偶遇我蛮喜欢的五条人就更好玩了。
3、 最后,可否给出三个关键词概括光华给你的印象?
开创,热闹,生命力。
推荐阅读
海外任教 | 陈瑒:开拓进取,选择科研“硬骨头”
海外任教 | 何昕迪:永葆一颗少年的心,用国际化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暂别燕园四季,走向国际讲台 | 光华博士生马思佳任教荷兰蒂尔堡大学